<td id="ug799"></td>

<pre id="ug799"></pre>
  • <tr id="ug799"><label id="ug799"></label></tr>
  • <pre id="ug799"><s id="ug799"><menu id="ug799"></menu></s></pre>

    <acronym id="ug799"></acronym>

  • 期貨開戶預約熱線 13521216846

    中國期貨開戶網LOGO

    中國期貨開戶網LOGO

    天氣風險未解除 美豆新季產量仍存不確定性

    2022年11月3日 08:42

    2022年11月3日 08:42

    豆類市場再次進入南、北半球轉換時段。隨著美豆收割進入尾聲,產量端交易基本結束,目前對美豆的關注主要圍繞出口進度展開;以巴西為主的南美大豆已經開始新作播種,而“三峰”拉尼娜現象背景下,南美產量能否如愿豐產還有待考證。

    [1][收割工作進入尾聲,出口節奏是中短期焦點]

    美豆收割進入尾聲, 產量再次調整空間不大

    得益于天氣理想,自9月下旬進入收割期以來,美豆的收割工作總體順利。據USDA數據,截至10月30日當周,美國大豆收割率為88%,市場預期為89%,前一周為80%,去年同期為78%,5年均值78%。從預報看,至11月上旬包括北達科他州、南達科他州及內布拉斯加州在內的主產區整體降雨偏少,干燥天氣有利于作物收獲,推算再經過兩周本季美豆的收割工作將完成。

    隨著美豆收割接近尾聲且整個收割期天氣良好,市場對美豆產量端的交易也接近尾聲。但USDA在其10月供需報告中基于9月產區降雨偏少,將本年度大豆單產預估大幅下調至49.8蒲式耳/英畝,面積不變之下導致總體產量下調至43.13億蒲式耳。但10月以來的良好天氣或給出產量修正機會,預計11月報告中2022/2023年度美豆單產預估或有小幅上修至50蒲式耳/英畝的機會,對應產量小幅調增。

    但時至如今,本季美豆的產量交易基本已經結束,小幅調整不足以撼動市場,2022/2023年度美豆產量增幅不及預期,維持偏緊格局。

    油粕需求旺盛支持高榨利,美豆國內消費良好

    受需求支撐,美國境內豆油和豆粕價格均處于歷史高位,利好美豆國內壓榨。

    截至2022年10月21日,美國伊利諾伊州中部48%的豆粕現貨價格為457.5美元/噸,雖然較8月初500美元/噸以上的高位有所下滑,但仍處于歷史同期最高水平,較過去5年均值326.2美元/噸上漲高達40%,較去年同期的327.1美元/噸也增長接近40%。從消費分項來看,美國豆粕主要用于其國內消費,出口需求沒有明顯增加。

    美國豆油現貨價格同樣處于歷史高位。截至2022年10月21日,美國國內伊利諾斯中部大豆毛豆油車板價為75.33美分/磅,而在2021年以前美國豆油的國內現貨均價僅在30美分/磅上下。從消費分項來看,美國國內豆油能夠維持高價主要受其國內生柴需求驅動,連續兩年同比近15%的增長率擠占了美豆油在食用和出口分項上的消費。

    正是受美國國內豆油和豆粕消費需求旺盛、價格高位堅挺影響,美豆國內壓榨利潤表現亮眼。自2021/2022年度開始,美豆國內榨利大部分時間都在3美元/蒲式耳以上的高水平運行,遠高于歷史同期2美元/蒲式耳的均值水平;而自本市場年度開始,美豆國內榨利更是不斷刷新高點。截至 2022年10月21日當周,美豆國內壓榨利潤為5.66美元/蒲式耳,去年同期為3.87美元/蒲式耳。

    如此豐厚榨利下美國榨油廠也在積極兌現利潤。自2021年四季度以來美豆的月度壓榨量就持續處于高位。據NOPA數據,2022年1—9月美國大豆累計壓榨量已經達到15.28億蒲式耳,較去年同期增加6666萬蒲式耳,同比增幅4.56%,較過去3年均值增加3.11%。

    從目前來看,美國生物能源法案對美豆油的生柴需求將持續,2022/2023年度美豆油的生柴消費同比增幅仍能維持在15%左右,對價格形成強力支撐。美豆粕也在國際大豆供應偏緊下價格難以快速回落,利于美豆壓榨利潤保持高位,將繼續刺激美豆國內壓榨需求。

    美豆出口裝船狀況改善,但高價下銷售進度仍緩慢

    截至10月20日,2022/2023年度美豆累計銷售3155萬噸,處于歷史同期平均水平。但截至目前的銷售量更多是在舊市場年度完成,9月1日至今的新市場年度里,美豆累計出口銷售862萬噸,作為對比,去年同期為1059萬噸,過去3年均值為1386萬噸。

    美豆出口開局不利受多種因素影響。9月美豆出口銷售差強人意主要因阿根廷大豆出口優惠政策。為增加本國大豆出口和外匯儲備,9月5日至30日,阿根廷政府在其國內推行“大豆美元”計劃,即對大豆產品出口設定1美元兌換200比索的特殊美元匯率制度,遠高于其國內140比索的官方匯率,極大地刺激了農民出口大豆的積極性。

    從數據上看,“大豆美元”政策效果顯著,9月阿根廷大豆銷售量達到了創紀錄的1370萬噸,遠超歷史均值400萬—500萬噸區間。而阿根廷大豆的積極出口嚴重沖擊了美豆出口市場,美豆銷售表現低迷。

    進入10月,雖然阿根廷大豆出口刺激政策失效,但美國主要內河密西西比河水位超低引發的美豆出口節奏受限、出口貼水飆漲再次打壓需求國買船意愿。以中國為例,國慶節前,隨著美豆收割工作推進,11—12月船期美灣大豆對中國貼水逐漸降至300美分/蒲式耳略下,但節后因為密西西比河水位問題發酵,貼水大幅攀升。截至11月1日,11—12月船期美灣大豆對華CNF報價高達400—420美分/蒲式耳,美西和巴西港口出口貼水也水漲船高,均超過400美分/蒲式耳,對比國慶節前漲幅超過30%,直接帶動中國進口成本大幅抬升,油廠壓榨利潤繼續惡化,打壓采購意愿。

    雖然近期美豆銷售數據沒有亮點,但周度裝船量出現大幅回升。10月20日當周,2022/2023年度美豆出口裝船量為274.86萬噸,其中向中國出口裝船215.13萬噸,處于歷史同期較高水平。目前來看,美國出口商也在通過公路、鐵路、美西港口等其他手段彌補密西西比河的運力下降,加快恢復出口能力,這一方面對短期美豆價格形成支撐,另一方面也對需求國的中期供應提供了保證。不過,10月和11月的裝船減速仍會對美豆年度出口造成影響,若南美新季大豆豐產兌現,進口國或將熬過難關后留出更多的需求給更便宜的新季南美大豆,降低對美豆的進口需求。

    [2][拉尼娜現象來襲,南美產量前景仍不明朗]

    據世界氣象組織預測,2022年秋冬季全球將延續自2020年三季度以來的拉尼娜事件,迎來本世紀第一次“三重”拉尼娜現象。通常拉尼娜現象對南美大豆生長并不利,容易給巴西北部和東北部地區帶來過多降雨,在巴西南部以及阿根廷核心產區形成干旱。作為喜溫喜濕作物,大豆對干旱災害敏感,因此在過去的歷史中,南美大豆減產更多是發生在巴西南部和阿根廷產區的干旱年份,這在2020年和2021年得到印證。

    雖然今年已經是本輪拉尼娜現象的第三個年頭,威力有所減弱,但新產季至今南美不同地區天氣差異仍表現出了典型的拉尼娜氣候特征。

    自9月中旬開播以來,巴西產區整體天氣形勢良好,大豆播種進展順利。據Agronegocios預估,截至10月28日巴西全境已完成大豆播種 53.34%,高于去年同期的52.83%和過去5年均值 39.81%。第一大主產州馬托格羅索更是創下歷史同期最快紀錄,截至10月28日該州已完成 83.45%的大豆播種,預計11月上旬就能完成全部播種工作。

    從天氣預報來看,11月初至中旬,巴西產區降雨較前期有所減少,不過馬托格羅索和帕拉納州等主產州因前期降雨累積土壤墑情仍利于大豆作物播種與生長,但南部產區的南里奧格蘭德州因持續降雨偏少或出現土壤墑情不足問題。

    更容易受到拉尼娜現象影響的阿根廷同樣干旱,截至11月中旬前均未見到有效降雨。而新季作物臨近播種高峰,不利降雨持續或對作物播種工作開展造成影響。

    因此在“三峰”拉尼娜背景下南美產區產量前景仍不明確,在更多不利天氣出現前我們維持新季南美大豆恢復性增產預期,但以阿根廷和巴西南部為主的產區面臨著不利天氣威脅,需持續關注。在本季美豆產量恢復不及預期、全球大豆供需偏緊下,南美產區的任何不利變化都將沖擊全球大豆庫存重建之路。

    [3][供需修復是關鍵,持續關注宏觀層面變化]

    目前全球經濟仍處在較強的不確定性中,四季度需要持續關注宏觀層面變化,預計在美聯儲維持加息縮表和全球疫情持續下,宏觀層面對大宗商品影響仍相對偏空。

    從全球油籽的角度來看,包括美國大豆、加拿大菜籽以及歐洲葵花籽等在內的北半球新季油籽陸續收割上市,除了葵籽受俄烏沖突影響出現同比減產外,以大豆為代表的全球主要油籽產量在2022/2023年度均出現不同幅度同比增產。其中大豆仍是增產的主要來源,預計2022/2023年度全球大豆產量同比增量達到3600萬噸。而在本產季美豆產量不及預期下全球大豆增產主要靠新季南美大豆來實現,即2022/2023年度巴西大豆1.52億噸和阿根廷大豆4800萬噸的產量預期能否兌現是關鍵,因此未來3—6個月全球大豆和油籽市場的交易中心都在南美大豆產區。

    “三峰”拉尼娜的氣候背景使得南美新季大豆產量前景更加撲朔迷離,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和交易難度。巴西南部產區和阿根廷核心產區已經表現出了干旱前兆,而離阿根廷大豆播種高峰越來越近,是否有充足的降雨和土壤墑情去迎接新季大豆的播種將是市場關注重點。

    從交易來講,在南美天氣出現明顯的不利之前我們將維持豐產預期,CBOT大豆上方空間或受限,暫看1500美分/蒲式耳壓力位。但后期若南美天氣出現不利變化,CBOT大豆價格必然要注入天氣升水,上方空間或打開。

    另外,在南美產量的主線外還有美國密西西比河駁船運力、美國鐵路罷工、需求等因素影響市場,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下,保持投資謹慎。(作者單位:中州期貨)


    標簽:機構行情評論 期貨手續費

    精品动漫AV无码专区
    <td id="ug799"></td>

    <pre id="ug799"></pre>
  • <tr id="ug799"><label id="ug799"></label></tr>
  • <pre id="ug799"><s id="ug799"><menu id="ug799"></menu></s></pre>

    <acronym id="ug799"></acronym>